邮件:support@braincase.cn
电话:18971216876
Virus Vector - Viral Vector Production - BrainCaseVirus Vector - Viral Vector Production - BrainCase
  • 首页
  • 病毒产品库
    CRISPRRNAiHSV-helperRV-helper嗜神经病毒钙成像光遗传学-激活光遗传学-抑制化学遗传学稀疏标记荧光蛋白荧光探针重组酶细胞凋亡疾病模型其他
  • 产品及服务

    产品中心

    病毒

    腺相关病毒
    慢病毒
    狂犬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伪狂犬病毒
    水泡性口炎病毒
    RCAS

    VectorScope™试剂盒

    无内毒素大提质粒试剂盒
    慢病毒浓缩试剂盒

    动物模型

    神经系统疾病模型
    肿瘤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热门应用

    基因调控

    基因过表达
    基因干扰
    基因编辑

    神经环路功能研究

    光遗传学
    化学遗传学
    钙成像与光纤记录
    GRAB神经递质荧光探针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神经环路结构研究

    直接输入输出标记
    顺向跨单级标记
    顺向跨多级标记
    逆向跨单级标记
    逆向跨多级标记
    稀疏标记

    特色服务

    神经系统疾病药效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帕金森
    癫痫

    AAV血清型筛选

    血清型筛选服务

    成瘤性测试

    成瘤性测试

    溶瘤病毒药效

    溶瘤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水疱性口炎病毒
  •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新品发布 产品促销 媒体活动 投资者新闻
  • 客户支持
    文献解读 客户文章 资料下载 视频专区 常见问题
  • 关于我们
    病毒产品库 产品及服务 新闻资讯 客户支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 En
    English 中文版
  • 首页
  • 产品及服务
  • 热门应用
  • 神经环路结构研究
  • 神经环路结构研究
  • 直接输入输出标记
  • 顺向跨单级标记
  • 顺向跨多级标记
  • 逆向跨单级标记
  • 逆向跨多级标记
  • 稀疏标记

直接输入输出标记 (Direct Input Output Tags)

简介

大脑神经网络是由数目庞大,以及形态、特性各异的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构成的复杂结构,是大脑行使认知、情感、记忆、想象等活动的结构基础。绘制神经元投射图能够追踪不同脑区之间的信息流动。

顺向追踪常用方法

一、顺行示踪剂

顺行示踪剂主要被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吸收,然后运动至轴突,从而标记该神经元投射的区域。经典的顺行示踪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1.植物血凝素(PHA-L),具有所显示的神经纤维末梢形态非常细致的优点,基本上没有过路纤维标记问题。
  • 2.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被吸收并掺入到神经元的蛋白质中,通过运动至轴突,也能够从轴突末端释放,并被对应的突触后神经元吸收。

顺向追踪通常与原位杂交、免疫染色或尼氏染色法一起使用。

二、顺行示踪病毒

经典顺行示踪剂的局限在于,注射位点的所有细胞都会吸收示踪剂,因此这种方法所显示的投射模式是不同类型神经元投射的整体反映。而病毒作为神经元追踪试剂,既能在方向上做到更严谨,并能结合Cre-LoxP技术实现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还具备携带基因工具(如光遗传工具、钙敏感染料、基因编辑工具、RNA干扰工具等)的能力,可在神经环路功能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常用的一些不跨突触的辅助病毒载体包括血清型为2型,8型,9型的腺相关病毒、逆转录病毒和用VSV-G包装的慢病毒等。

三、案例展示

实例一POMC神经元全脑传出的鉴定

  • 实验动物:POMC-Cre小鼠
  • 使用的病毒:AAV9-DIO-mtdTomato,AAV9-DIO-EmGFP
  • 注射部位及病毒量:ARC和NTS,体积各300nl,滴度2.00E+12vg/mL
  • 检测方法:为较好的标记轴突,一个月后灌流取材,荧光纤维镜成像

图1. POMC神经元全脑传出的鉴定(Minmin Luo,et al.Frontiersin Neuroanatomy.2015)

实例二Dyrk1a(双特异性酪氨酸-(Y)-磷酸化调节激酶1A)在脑发育中的作用

  • 实验动物:出生前和出生后的小鼠
  • 使用的质粒:慢病毒质粒
  • 实验方法:宫内电穿孔注入E14.5小鼠脑室,P0处死小鼠,取材,成像。

图2. Dyrk1a(WT)过表达可延迟小鼠胚胎皮质发育中神经元的迁移(ZLQiu, et al.MolecularPsychiatry.2018)

逆向追踪常用方法

一、逆行示踪剂

逆行示踪剂通常被轴突末端吸收然后反向运输到胞体。经典的逆行示踪剂包括:

  • 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用于追踪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纤维联系。
  • 2.霍乱毒素亚基b(CTb):是一种很灵敏的顺、逆向追踪剂。CTb是其中一个亚单位,为与细胞受体结合单位,无毒性,其作追踪剂效果更佳

确定一个示踪剂究竟是正向还是逆向运输主要靠观察。逆行示踪剂通常与选择性富集在轴突末端的受体结合,通过轴突末端的内吞作用被吸收,通过内源的逆向轴突运输系统到达胞体。

二、逆行示踪病毒

和经典的顺行示踪剂一样,上述传统的逆行示踪剂也具有方向不特异,不能实现同一靶区域内特异类型神经元的追踪。

常用的一些不跨突触的逆行病毒载体有

  • 1.血清型为Retro的腺相关病毒AAV,具有逆行标记效率高、应用广泛、临床应用潜力大等优点。
  • 2.缺失RV-G基因的重组狂犬病毒,携带GFP、mCherry等荧光蛋白基因,可使外源蛋白在神经元中高丰度表达,从而清晰地标记神经元的精细形态。
  • 3.犬腺病毒2型(CAV-2),具有低免疫毒性以及对神经元的偏好性感染的优点。CAV-2病毒还是辅助病毒依赖的病毒粒子,拥有大约30kb的克隆装载量,这些基本性质扩展了CAV-2在中枢神经系统基因治疗中的作用

三、案例展示

实例一LC-SC投射的逆行病毒示踪

  • 实验动物:WT小鼠
  • 检测方法:AAV-Retro-Cre注射在SC,AAV9-DIO-mCherry注射在LC,4周后可以在LC检测到mCherry荧光信号。

图3. LC-SC投射的逆行病毒示踪(LipingWang, et al.Current Biology.2018)

实例二VTA能神经元分离的支配NAC和mOT

  • 实验动物:C57BL/6mice
  • 使用的病毒:RV-DG-DsRed和RV-DG-GFP,滴度10的8次方TU
  • 实验方法和结果:分别注入100nlRV-DG-DsRed和RV-DG-GFP在NAC和mOT中,1周后灌流取材,可在VTA追踪到神经元。

图4. TA能神经元分离的支配NAC和mOT(Zhijian Zhang, et al.eLife.2017)

map
{dede:global.cfg_webname/}
丁香通 知乎 微博 小红书

病毒产品库

CRISPR
RNAi
嗜神经病毒
光遗传学-激活
荧光探针

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新品发布
产品促销
媒体活动
投资者新闻

客户支持

文献解读
客户文章
资料下载
视频专区
常见问题
微信

微信公众号

电话: 18971216876
邮箱: support@braincase.cn

地址:-

地址:-

  • Copyright © 布林凯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鄂ICP备090793554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鄂)-非经营性-2021-0079